琉璃心灯照初心——心经与大唐僧途 楔子 长安朱雀大街的晨光里,玄奘法师的译经院香烟袅袅。垂垂老矣的法师伏案疾书,笔尖在宣纸上划过,留下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的墨痕。案头一尊琉璃灯盏忽明忽暗,灯芯跳动间,仿佛映出三十年前那片茫茫戈壁——彼时年轻的僧人孑然一身,怀揣着对佛法的赤诚,在风沙中坚守着最初的誓愿。 “初心者,如琉璃清净,不为尘染;如灯芯不灭,指引迷航。”玄奘喃喃自语,目光扫过译经院外往来的僧俗,想起那些在取经路上遇见的人、经历的事。他们的故事,恰似《心经》中的字字箴言,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转,诉说着初心与坚守的真谛。 第一章 沙洲月·少年僧的菩提誓 大唐贞观元年,沙洲(今敦煌)的月牙泉边,十五岁的少年僧慧明正对着澄澈的泉水诵经。他自幼父母双亡,被云游僧智空大师收养,在莫高窟的佛龛旁长大。智空大师常说:“佛者,觉也;初心者,觉之始也。”慧明虽年幼,却牢记这句话,每日除了抄写经文,便是帮着大师修补壁画上斑驳的佛像。 莫高窟的壁画中,有一幅《玄奘西行图》,画中僧人牵着瘦马,在沙漠中独行,眼神坚定如铁。慧明每次驻足观看,都心生向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