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心决:乱世孤臣的守正之路 第一章:靖康劫火,道心初显 宣和七年,北风卷着黄沙掠过汴梁城的朱雀大街。沿街的酒楼茶肆依旧张灯结彩,瓦舍里的杂剧正演到热闹处,喝彩声与丝竹声交织在一起,掩盖着皇城深处涌动的暗流。太学斋舍内,二十岁的陈东正临窗而坐,手中握着一卷《论语》,目光却越过窗外的喧嚣,落在远处宫城的琉璃瓦上,眉头紧蹙。 陈东出身镇江寒门,自幼丧父,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。他天资聪颖,十岁便能熟背五经,十五岁入县学,二十岁考入太学,是同窗中公认的奇才。但他从未因才华而自傲,反而愈发笃信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古训,将“守道”二字刻在心头。他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,食不过粗茶淡饭,除了书籍笔墨,家中再无余财,却总将节省下来的束脩周济贫苦同窗。 “少阳兄,还在忧国忧民?”同窗欧阳澈推门而入,手中拿着一纸抄报,神色凝重,“北边传来消息,金人已兵分两路南下,太原、燕京接连失守,钦宗皇帝却还在听信奸相李邦彦的谗言,想要割地求和!” 陈东猛地站起身,手中的《论语》险些滑落。他快步走到欧阳澈面前,接过抄报,逐字逐句读完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:“李邦彦、张邦昌之流,只知贪图富贵